为纪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发布10周年,总结交流近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取得的有效经验,探索新形势下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全过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11月16日,我院与《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全国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研讨会”。会议由我院副院长姚小玲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大学、深圳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校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的院长、知名专家学者和思政课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艳国做讲话。徐司长指出,北航召开该议题的全国规模研讨会,关注当前思政课教学和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充分体现了学校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他希望广大思政课教师要高度重视关于教学方法的四个问题:第一,教学方法要基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要围绕思政课的热点难点问题来设计、创新和凝练教学方法;第二,教学方法不应该只有时髦热闹的形式,必须有内容、有内涵,要将丰富的内容与创新的形式结合起来;第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指向性要明确,即改革的目标是取得鲜明的效果;第四,教学改革方法的实效性同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言谈品行密切相关,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注重言传身教。针对以上四个问题,徐司长提出了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三个方向:第一,思政课的课堂设计要立足于现实,有振聋发聩的力量;第二,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第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最后,徐司长强调,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做到两者的结合,才能做出卓有实效的创新成果。
我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维维致辞并发表讲话。他指出,思政课是中国特色制度下特有的课程,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大举措,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他强调,思政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其最大特点就是知识传播和思想传播的统一,思政课教师必须忠诚于党的事业,做好思想的传播者。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王达品认为,本次会议是一次“定位高、规模全、目标准”的盛会。他指出,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十分重视和关注本次会议研讨的内容,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全面推进“三进”工作,一直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主抓的重要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今后,思政课教师要以宣传、全员、融入、制度、实践五个重点为抓手,着力解决当前大学生困惑和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后,与会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针对会议主题进行了发言和研讨。
北京大学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副院长程美东教授,湖南大学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柳礼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易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张润枝教授,分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角度、实践教学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针对大学生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授课等方面发表了独到见解;复旦大学陈金华副教授和上海大学李梁副院长针对“慕课”这一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进行了深入了分析和探讨;山东大学徐艳玲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边和平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刚副教授提出了“知识—方法—境界”三步走的教学改革方式以及网络教学等新思路、新方法;福建师范大学杨林香副教授、深圳大学刘志山教授、河北大学柴素芳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李林英教授分别从教学模式、微电影教学、新媒体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彭庆红教授分享了北京科技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经验,详细讲解了课堂教学与实践同步、以社团活动为依托、开展假期社会实践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并对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我院教师高宁则从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入手,借鉴欧洲中世纪教会的“魔鬼辩护人”制度,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开篇的“千年伟人”评选案例,讲述了对尝试做一名“魔鬼辩护人”的思考和实践。
在自由发言交流环节,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与会老师就参会的思考与体会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本次全国性的高层次研讨会,是我院和《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研讨会主题鲜明、问题明确、代表性强、信息量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此次研讨,必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以及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